据韩联社12月2日报道,韩国将于2028年启动全球首个清洁氢能发电市场,韩国电力公社旗下韩国南部发电公司成为首家中标供应商。
产业通商资源部当日表示,通过电力交易所进行的“2024年清洁氢能发电竞标”结果出炉,一家提交每年供电750吉瓦(GW)计划的发电公司中标。虽然产业部未具体提及发电公司名称,但南部发电公司近期透露其已成为该竞标的唯一优先谈判对象。
南部发电公司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电设施改造等筹备工作,从2028年起利用基于清洁氢的氨燃料发电并以固定价格供应,为期15年。为此,南部发电公司将在其位于三陟市的火力发电厂采用掺混20%氨燃烧的方式发电。
由此,韩国成为全球首个通过在火电厂使用清洁氢开设并运营商用发电市场的国家。与煤炭或液化天然气(LNG)发电相比,利用这一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于全球清洁氢发电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且清洁氢价格远高于其他燃料,政府此次将氢及氢化物的混合燃烧比例设为20%。政府计划制定氢能发电技术中长期发展路线图,争取将LNG发电的氢燃烧比例提升至100%,将煤炭发电中的氨燃料发电比例提升至50%。政府还计划持续扩大清洁氢能竞标市场,到2030年将清洁氢发电市场规模扩大到每年13太瓦时(TWh)。全球关注的清洁氢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进入关键时期,除了能源形式本身的转型,寻求能源上游制造的全链路绿色转型同样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在此期间,燃烧副产品只有水、被公认为“新一代能源”的氢能源,正在成为各国追逐的技术风口。不过,高昂的成本与多样化的制氢方式,仍是氢能源大规模走向市场应用的阻碍。
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目前,市场中流通的大多数氢气由天然气或煤炭生产,这导致了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这种重排放的形式也被称为“灰氢”。而全球更加注重的全链路去碳的清洁氢,则通常被归类为“绿氢”或“蓝氢”,相比于灰氢,蓝氢能够捕获和储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碳排放,绿氢则通过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水进行电解来产生氢气。尽管韩国计划到2028年建成的清洁氢发电市场或将成为全球首个交易市场,但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在相关产业的支持上,中国、美国与欧洲则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由于市场规模,预计这些地区也将有大型氢项目落地。去年11月,欧盟启动了第一轮氢生产支持拍卖,首轮拍卖价值8亿欧元(约61.1亿元人民币),该计划将持续10年,并为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公司提供单位质量氢气的固定溢价。美国则在2022年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建立了一项税收抵免制度:企业每生产一公斤氢气,便可获得3美元(约21.8元人民币)的税收抵免。日本也在今年年初制定了最新的清洁氢生产体系,按计划,日本将在未来15年花费3万亿日元(约1456.9亿元人民币)补贴清洁氢的生产,旨在促进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国内能源供应链。彼时,日本经济产业省还提到,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中东国家也在争先恐后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但它们没有像日本或欧盟那样制定补贴政策。
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对氢的需求预计将达到8830万吨,到2050年将达到2.87亿吨。其中,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每年获得2000万吨氢气,包括该地区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气和进口氢气。美国希望在2030年和2050年将每年的担保量分别增加到1000万吨和5000万吨。日本的目标则是到2050年实现2000万吨氢气供应。来源:产业创新探索